新冠疫情文言
序言
庚子岁初,疫起江城,蔓延寰宇,举世震惊,此疫名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简称"新冠",其势汹汹,席卷全球,今据实载录,以志其事,俾后世知此大疫之状。
疫情初起
己亥年末,武汉忽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,2020年1月7日,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首株新冠病毒毒株,1月20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,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,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、控制措施,1月23日,武汉封城,史无前例之举。
数据实录
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截至2022年12月31日,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.6亿例,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70万例,其中美国累计确诊超过1亿例,死亡超过110万例;印度累计确诊超过4400万例,死亡超过53万例;法国累计确诊超过3900万例,死亡超过16万例。
以2022年3月为例,中国内地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:
- 新增确诊病例32572例
-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23例
- 本土病例30549例
-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2336例
- 其中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57例
-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179例
- 新增死亡病例217例
- 均为本土病例
具体到某日数据,如2022年3月15日0—24时:
- 新增确诊病例1952例
-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2例
- 本土病例1860例
- 分布如下:
- 吉林1456例
- 山东75例
- 广东59例
- 天津51例
- 河北38例
- 辽宁32例
- 陕西28例
- 浙江23例
- 福建23例
- 黑龙江15例
- 江苏13例
- 重庆11例
- 北京9例
- 云南6例
- 上海5例
- 广西5例
- 甘肃5例
- 安徽2例
- 贵州2例
- 湖北1例
- 湖南1例
-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38例
- 其中境外输入144例
- 本土1194例
- 分布如下:
- 吉林397例
- 河北239例
- 上海197例
- 山东105例
- 江苏60例
- 广东54例
- 云南32例
- 广西20例
- 天津17例
- 甘肃16例
- 福建15例
- 辽宁12例
- 黑龙江11例
- 浙江6例
- 安徽5例
- 江西3例
- 重庆3例
- 北京1例
- 内蒙古1例
- 新增死亡病例2例
- 均为本土病例
- 在吉林
疫苗接种
截至2022年12月31日,中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.6亿剂次,全球范围内,已接种超过130亿剂新冠疫苗,具体数据如下:
- 中国:34.6亿剂次
- 印度:22.0亿剂次
- 美国:6.7亿剂次
- 巴西:4.8亿剂次
- 日本:3.6亿剂次
- 印度尼西亚:4.4亿剂次
- 巴基斯坦:3.2亿剂次
- 孟加拉国:3.3亿剂次
- 俄罗斯:1.8亿剂次
- 墨西哥:2.2亿剂次
以某省为例,截至2022年5月31日,广东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.4亿剂次,
- 第一剂次接种1.3亿人
- 全程接种1.3亿人
- 加强免疫接种8063万人
- 60岁及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率85.7%
- 全程接种率81.4%
- 加强免疫接种率68.1%
经济影响
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,2020年,全球经济萎缩3.1%,为二战以来最严重衰退,具体数据:
- 美国GDP下降3.4%
- 欧元区GDP下降6.4%
- 日本GDP下降4.6%
- 英国GDP下降9.8%
- 印度GDP下降7.3%
- 中国GDP增长2.3%,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
旅游业遭受重创,2020年全球国际游客人数下降74%,约10亿人次,造成约1.3万亿美元的收入损失,航空业方面,全球航空客运量下降60%,航空公司亏损约1180亿美元。
防疫措施
各国采取不同防疫策略,效果各异,中国实施"动态清零"政策,主要措施包括:
- 封控管理:划定封控区、管控区、防范区
- 核酸检测:大规模核酸筛查,某市单日检测量可达千万人次
- 流调溯源:组建流调队伍,某省流调人员超过1万人
- 隔离观察:设置集中隔离点,某市隔离房间超过5万间
- 健康码:实施健康码管理,覆盖超过10亿人口
以某次局部疫情为例,采取以下措施:
- 划定高风险区15个
- 中风险区42个
- 开展全员核酸检测5轮
- 累计检测4500万人次
- 排查密接者1.2万人
- 次密接者3.5万人
- 集中隔离2.8万人
- 居家隔离1.9万人
变异毒株
新冠病毒不断变异,主要变异株包括:
Alpha变异株(B.1.1.7)
- 2020年9月在英国首次发现
- 传播力增加40-70%
- 全球超过190个国家报告病例
Delta变异株(B.1.617.2)
- 2020年10月在印度首次发现
- 传播力比Alpha高60%
- 导致住院风险增加
- 全球超过185个国家报告病例
Omicron变异株(B.1.1.529)
- 2021年11月在南非首次发现
- 传播力极强
- 具有免疫逃逸特性
- 迅速成为全球主导毒株
以Omicron为例,其亚型BA.5在某国传播期间:
- 7天内平均日增确诊病例从1.5万例上升至18万例
- 住院人数从5000人增至3.5万人
- ICU患者从500人增至2500人
- 但病死率从1.2%下降至0.3%
医疗资源
疫情高峰期对医疗系统造成巨大压力,以某市疫情为例:
- 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达95%
- ICU床位使用率达110%
- 呼吸机使用率85%
- 医护人员感染超过2000人
- 每日急诊量增加300%
- 救护车出车次数增加500%
医疗物资消耗巨大:
- 单日使用N95口罩超过50万只
- 防护服超过30万套
- 核酸检测试剂超过100万人份
- 消毒液超过200吨
- 医用氧气消耗量增加3倍
社会影响
疫情改变人们生活方式:
- 远程办公比例从疫情前的5%上升至40%
- 在线教育用户增长超过200%
- 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5%
- 无接触配送订单增长300%
- 视频会议软件用户增长10倍
心理健康问题凸显:
- 焦虑症发病率上升30%
- 抑郁症发病率上升25%
- 心理咨询热线接听量增加200%
- 睡眠障碍就诊人数增加150%
国际援助
中国开展大规模国际抗疫援助:
- 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物资
- 向34个国家派出37批医疗专家组
- 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
- 其中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
- 向非洲国家提供超过1.8亿剂疫苗
- 向东盟国家提供超过6亿剂疫苗
大疫三年,生灵涂炭,然人类终将战胜疫魔,此乃历史必然,今记此数据,非为炫数,实为警示后人:当敬畏自然,科学发展,方能长治久安,愿此后无复大疫,天下太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