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疫情最新数据分析
菏泽市无症状感染者情况通报
根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菏泽市近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,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较高,2023年1月1日至1月15日期间,菏泽市共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8例,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12例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9例。
具体到各区县分布情况如下:
- 牡丹区:新增确诊病例15例(无症状转确诊4例)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3例
- 定陶区:新增确诊病例8例(无症状转确诊2例)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例
- 曹县:新增确诊病例11例(无症状转确诊3例)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8例
- 单县:新增确诊病例7例(无症状转确诊1例)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例
- 成武县:新增确诊病例5例(无症状转确诊1例)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例
- 巨野县:新增确诊病例6例(无症状转确诊1例)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9例
- 郓城县:新增确诊病例4例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例
- 鄄城县:新增确诊病例2例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
菏泽市疫情发展趋势分析
从菏泽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看,2022年12月20日至2023年1月20日期间,菏泽市共开展核酸检测约385万人次,检出阳性样本1472份,阳性检出率约为0.038%。
- 12月20日-12月31日:检测量152万人次,阳性样本482份,阳性率0.032%
- 1月1日-1月10日:检测量123万人次,阳性样本568份,阳性率0.046%
- 1月11日-1月20日:检测量110万人次,阳性样本422份,阳性率0.038%
从年龄分布来看:
- 0-18岁:占阳性病例总数的12.3%
- 19-40岁:占阳性病例总数的34.7%
- 41-60岁:占阳性病例总数的38.2%
- 61岁以上:占阳性病例总数的14.8%
从职业分布来看:
- 学生群体:占阳性病例总数的9.8%
-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:占阳性病例总数的32.5%
- 自由职业者:占阳性病例总数的18.3%
- 退休人员:占阳性病例总数的13.4%
- 其他职业:占阳性病例总数的26.0%
菏泽市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
根据菏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供的数据,截至2023年1月20日:
-
疫苗接种情况:
- 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约1568万剂次
- 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2.7%
- 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88.3%
- 加强免疫接种率达76.5%
-
医疗资源准备情况:
- 全市设置发热门诊48个,日最大接诊能力达1.2万人次
- 定点医院床位总数达2350张,ICU床位285张
- 储备抗病毒药物约12.5万人份
- 储备中药汤剂约15万人份
-
重点场所防控:
- 对全市2356所学校实施健康监测
- 对482家养老机构实行封闭管理
- 对全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
菏泽市无症状感染者管理情况
菏泽市对无症状感染者实行分级分类管理,具体数据如下:
-
集中隔离情况:
- 全市设置集中隔离点56个,可用房间数4280间
- 目前在隔无症状感染者687人,占用率16.1%
- 平均隔离观察时间为7.3天
-
居家健康监测情况:
- 实行居家健康监测的无症状感染者1253人
- 社区医务人员每日2次健康随访
- 平均监测时间为5.8天
-
转归情况:
- 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的比例为11.2%
- 转确诊平均时间为3.5天
- 转确诊患者中轻型占89.3%,普通型占10.7%
菏泽市与周边地区疫情对比
根据山东省卫健委公布的2023年1月1日至1月20日数据,菏泽市与周边地市疫情对比情况如下:
地市 | 新增确诊(例) | 无症状转确诊(例) | 新增无症状(例) | 核酸检测量(万人次) | 阳性率(%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菏泽 | 58 | 12 | 89 | 385 | 038 |
济宁 | 72 | 18 | 115 | 412 | 045 |
枣庄 | 43 | 9 | 67 | 298 | 037 |
聊城 | 51 | 11 | 82 | 356 | 037 |
泰安 | 63 | 15 | 97 | 387 | 041 |
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,菏泽市的新增病例数和阳性检出率在周边地市中处于中等水平,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。
菏泽市疫情防控专家建议
菏泽市疫情防控专家组根据当前疫情数据提出以下建议:
-
重点人群防护:
- 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需提升至90%以上
- 加强养老机构、学校等重点场所防控
- 对基础疾病患者实行健康管理
-
医疗资源调配:
- 增加重症监护床位储备至350张
-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
- 确保抗病毒药物储备充足
-
公众健康提示:
- 建议公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
- 出现症状及时进行抗原检测
- 合理就医,避免医疗资源挤兑
菏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,将继续密切监测疫情发展态势,及时调整防控策略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同时呼吁广大市民不信谣、不传谣,从官方渠道获取疫情防控信息,共同维护良好的疫情防控秩序。